
一、基本情况
马超,男,1987年10月生,河南方城人,哲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伊斯兰教,回族历史与文化等方向研究,开设宗教人类学,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等课程。电子信箱:mc200606@163.com。
二、教育经历
2006.9-2010.6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
2012.9-2015.6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法学(民族学)硕士
2015.9-2019.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宗教学)博士
三、发表论文
1、《论回族“小经”文字及其保护措施》,《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2、《民国河南伊斯兰教经师与经学》,《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5期;
3、《河南伊斯兰教古行碑初探——以朱仙镇清真寺南碑亭为例》,《回族研究》,2014年第4期;
4、《经学大师舍蕴善十八条主张考述》,《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5、《清代河南伊斯兰经学流派初探》,《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6、《<朱仙镇清真寺遵行旧规>译介》,《中国穆斯林》,2016年第1期;
7、《经学大师舍蕴善若干问题考述》,《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8、《马道真经学世家初探》,《中国穆斯林》,2017年第1期;
9、《马明龙撰<胡登洲坟茔迁移碑记>初探》,《回族研究》,2017年第3期;
10、《试论极料理与逸蛮阿訇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影响》,《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11、《中国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问题探析》,《世界宗教研究》,2018年第3期;
12、《近代河南回族报刊与碑刻史料调查研究》,《回族研究》,2018年第3期;
13、《近代回族报刊创刊号及其爱国特征初探》,《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14、《早期河南回族经堂教育的几个问题》,《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4辑),2019年;
15、《中原地区经堂教育传承谱系探析》,《甘肃民族研究》,2021年第2-3期;
16、《近现代中文伊斯兰教著译统计与整理简述》,《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4期;
17、马超:《舍蕴善汉译著作之新发现与版本考述》,《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6期;
18、马超:《近现代报刊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以<正宗爱国报>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12期。
四、研究项目:
(一)主持项目:
1、主持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内地伊斯兰教礼仪制度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2CZJ018;
2、主持2020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近代历史报刊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GMC-002;
3、主持202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次面上资助“中原地区伊斯兰教中国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M692014;
4、主持2021年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伊斯兰教礼仪制度中国化历史研究”, 项目编号ZK20210118;
5、主持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专项科研项目“近现代我国与‘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民间外交资料整理与研究”, 项目编号21YDYLB011;
6、主持2016-2018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二)参与项目:
1、2022-今,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宗教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2VLS007;
2、2016-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研究数据库建设(1850-1949)》, 项目编号:16ZDA169;
3、2014-2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人类学伊斯兰教研究》,编号:14YJAZH056,证书号:2018JXZ0410;
4、2010-2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皈依者》,编号:10YJA850033,证书号:2013JXZ0664。
五、奖励荣誉
1、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
2、2018年宝钢优秀学生奖
3、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4、2016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5、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