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天坛讲座》第17讲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30日     作者: 信息员     浏览数:    分享到:

《天坛讲座》第17讲

讲座题目伊朗政教关系的历史成因

讲座人穆宏燕教授

主持人:哈宝玉教授

时间2017年11月29日上午9:00——11:30

地点 雁塔校区崇鋈楼三层归仁堂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伊朗民族属于雅利安民族,与印度民族同源。在伊斯兰化之前,掌握教权的祭司种姓和掌握王权的武士种姓始终是一种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衡的关系。伊斯兰化之后,伊朗种姓制度逐渐消亡,伊斯兰教什叶派牢牢掌握了底层民众的思想,王权与与教权之间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衡。20世纪60年代,巴列维国王因始终不能妥善解决与宗教阶层的矛盾,导致伊朗延续了三千多年的王权帝制被推翻。

 

 

 

 

穆宏燕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波斯语专家。历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方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职务,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非通用语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波斯(伊朗)文学艺术与宗教文化研究。出版专著《凤凰再生——伊朗现代新诗研究》《波斯古典诗学研究》《波斯札记》等,译著《玛斯纳维全集》(第一、二、六卷)、《欧玛尔·海亚姆四行诗百首》《伊朗现代新诗精选》《灵魂外科手术——伊朗现代小说精选》《恺撒诗选》《伊朗当代短歌行》《萨巫颂》《瞎猫头鹰》等,发表有关波斯(伊朗)文学艺术与宗教文化的学术论文百余篇。

 

上一条:《天坛讲座》第18讲                                                  下一条:《天坛讲座》第16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