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天坛讲座第39讲:中国宗教与哲学的特性:从「天人合德」起论,兼及于对世界文明的可能贡献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7日     作者: 刘馨遥     浏览数:    分享到:

2023年4月6日下午,我中心在雁塔校区崇鋈楼怀德厅成功举办第39讲“天坛讲座”。山东大学易学及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元亨书院创院山长、东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林安梧受邀做题为《中国宗教与哲学的特性:从「天人合德」起论,兼及于对世界文明的可能贡献》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吴言生教授主持,中心肖建原副研究员与谈。

undefined

林安梧教授首先以筷子和叉子为例,说明中西哲学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了在西方话语支配下中国哲学研究面临的困境,认为中国哲学要克服“格义”与“逆格义”的困境回到事物和存在本身上去。随后,林安梧教授从“天人合德”起论,通过中西宗教学、哲学特性的对比,谈及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整体样态、思维模式、文化属性等方面的差异,强调中国哲学作为一种与西方哲学互补的哲学形态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指出在世界面临文明冲突和秩序重建的当下,中国宗教学与哲学对世界文明的可能贡献。最后,林安梧教授还谈到中国哲学亟待建立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等问题,并呼吁中国哲学研究要回到文本、回到经典、回到中国哲学自身存在上去。


与谈环节,肖建原副研究员高度称赞林安梧教授从世界文明视角下出发切入中国宗教、哲学内部的视角宏大而具体,启发思考,并就中国哲学“格义”与“逆格义”如何走下去提出问题。西北大学李海波老师惊喜到访,结合自身治学经历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扩展。林安梧教授就在场师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学术氛围浓厚。

会后,林安梧教授向宗教研究中心赠送自己的专著,师生代表肖建原副研究员上台接受赠书,感谢林安梧教授的慷慨捐赠。





上一条:天坛讲座第40讲:佛教学问的两种进路                                                  下一条:天坛讲座第38讲:吐蕃的教育——从金城...